發信人: rewrew (rew) 看板: Christian
日期: Mon Jun 17 22:37:40 2002
標題: Re: 詩班是為了什麼?
修改: Sat Jun 22 13:39:57 2002
> ==> joechen () 的文章中提到:
> 請問
> 為什麼有些教會一定要有詩班
> 聖經裡有說教會的聚會一定要有詩班嗎
> 甚至還強迫每個禮拜都獻詩
> 那詩班是為人還是為神
> 是讚美神 還是要向講到一樣的有訊息的歌呢
> 為什麼有些詩班一定要強調水準
> 有些詩班卻是強調有服事的心就好
> 對不起 好像問太多了
> panda *@.@*
我有種感覺,你可能來自長老教會。
我也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(以下簡稱長老會)聚會,我就試過沒有
獻詩的聚會,也看過只有一個人獻詩的聚會
可能是我的教會人不多(八九十人)或是我的教會固執者沒有那樣多。
其實 我剛剛為了你的問題很認真的翻了禮拜學的書,很感慨, 呵呵
(該說是『禮拜』還是『崇拜』就有的吵了 呵呵!)
早期長老教會其實是沒有詩班的(依據『禮拜的更新』胡忠銘著 人光出版社 p69
早期台灣教會禮拜的程序)
(另外:一般長老會把獻詩擺在讀經後、講道前其實是不恰當的,應該是在講道後
詩班帶領會眾『回應上帝』『奉獻』。或是擺在宣召後的『讚美』。
也可以依「回應」、「認罪」、「教訓」等在禮拜程序所排定的時間中吟唱
這些是詩班的功用 我多嘴了,說說就算了! 同一書 p150 )
另外請參考 http://www.cmi.org.tw/p26-3.ht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 克里斯 題目:教會音樂在中國 一文中提到
我們必須了解,不同的地理區域、不同的歷史背景,都有它獨特的文化
差異,而這些差異也表現在信仰的外觀形式上,就好比我們不可能要求
保羅時代的教會,也能擁有像大衛王時陣容堅強的龐大詩班,這是不可能的,
因為初代教會在羅馬政府的逼迫下,能甘冒生命的危險聚會,已經是很不容易
的事了,更遑論能組織詩班、找樂團伴奏、甚至聘用專業的聖
樂事工人員來作曲、指揮。事實上就聖經的記載來看,新約時代的會堂鮮少
提到音樂上的事奉,崇拜的內容多以宣讀舊約經文和講道為主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此看來 初代教會並沒有詩班
「靈恩運動」與「敬拜讚美」對傳統教會(特別是長老會)造成衝擊,老一輩的
可能不習慣可能還反對,但卻無法阻止青(少)年人的喜愛,甚至於投奔有這種特色的
國語教會。如何讓教會裡頭的聚會滿足老人也滿足青(少)年,可能是很多教會
目前面對的問題。 岔題了 我
若是有好的準備,詩班的獻詩可以帶領會眾崇拜(若是最後會眾一起加入來唱
那更好), 那是很美的。 但是若是沒有準備好,只為了每個星期都固定要有詩班
所以這星期也不可例外而濫竽充數的話。 我想不只上帝不會喜悅,連會眾都會起
反感,甚至影響崇拜的情緒。
個人看法 請參考
--
* Origin: 中山大學-美麗之島BBS * From: 211.74.249.72 [已通過認證]
發信人: altra (免費聖經軟體) 看板: Christian
日期: Sat Jun 22 13:35:43 2002
標題: Re: 詩班是為了什麼?
修改: Sat Jun 22 13:37:06 2002
> ==> khai (Siegfried) 的文章中提到:
> 但是,我記得Calvin本身是反對音樂的啊。
> 但是,我發現在臺灣,
> 最重視唱師班的,卻是長老會,是怎麼回事?
加爾文沒有反對音樂 他對教會音樂的要求 跟我們現在想像的不太一樣
基督教會史 東南亞神學院協會主編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出版 p618
『加爾文又介紹了一種禮拜儀式、、、、、這種儀式為唱詩留有充分的地位。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另外請參考
http://www.christianstudy.com/data/theology/calvin_on_music.html
原先本文是放在信仰與生活版,但因為已經成立專門探討音樂的版,故特地把文
章也張貼過來,全文如下:
由於現今對教會音樂的看法非常分歧,有些人反對電子音樂及吉他進入教會
,認為那是靡靡之音;但也有些人不以為然,認為應該替上帝把魔鬼的樂器搶回
來。亞伯拉罕在研讀「加爾文神學」(林鴻信,禮記,主後 1994 年 11
月),在本書p265 ? 276收錄「加爾文對講道以及教會音樂的看法」,這篇文章
是根據作者於1993 年 12月 27 ? 28日在新竹聖經學院所舉行的「現代社會中改
革宗基督徒的靈修」研討會中以「培靈、奮興、短歌的神學探討」為題演講的內容
摘要,加以整理而成。其中 p275- 276 是探討加爾文對教會音樂的看法,經作者
同意轉載,特將此部份 post上來,與弟兄姊妹分享,也盼弟兄姊妹能有所回應,
全文如下:
加爾文在教會音樂史上,有兩件事情常常被提到:
第一,是他把全部的詩篇,編成詩歌來唱,一方面因為詩歌是以上帝的話為
中心,另一方面能夠鼓勵信徒以吟誦上帝的話參與崇拜。唱完整的詩篇在長老教
會已經不明顯,在《聖詩》裡也沒有把每一篇詩篇都放在裡面。歐陸的改革宗教
會還在唱詩篇,這可在美國,荷蘭移民建立的歸正教會 CRC 或 RCA
的詩歌本找到印証,其中包含了所有的詩篇,而且旋律都很簡單。加爾文不喜歡
用太華麗的旋律來唱詩篇,因為擔心會影響到對上帝的話的專心。總之,詩歌應
該以上帝的話為主體,音樂旋律配合唱出上帝的話,來追求聖靈的感動。參加過
教會詩班的人大概有類似的經驗,有許多詩歌很好聽,但唱過後往往隻記得旋律
而忘了歌詞的內容。所以對詩歌應該把握的一個原則就是,如果詩歌能幫助我們
對上帝的話的了解,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;若是會產生其他的效果,我們就必須
考慮再三了。尤其在台灣的處境中,常牽涉到一個問題:做禮拜該不該使用短歌
?有人說短歌很能幫助人敬拜上帝,但是並非所有短歌的素質都是如此,加爾文
大概不會讚同現今流行的一些短歌,特別有些短歌已經以帶動唱為主了,熱鬧有
餘,但對於了解上帝的話沒有幫助,這好像就越走越遠了。
第二,是加爾文反對在禮拜中使用風琴。這也是他常常受到別人攻擊和批評
的一點。因為當時的風琴是在一般旅社或公眾場所使用的樂器,加爾文認為不應
該在做禮拜時使用。或許今天的電子音樂就如同當時的風琴,我們是不是應該讓
電子音樂進到教堂裡面,這是尚有爭議性的。加爾文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,主要
是擔心這種樂器和音樂所造成的聯想,今日教會也有人主張吉他不應進入教會,
因為吉他所彈的多半是靡靡之音,但是也有人不以為然,以為應當替上帝把樂器
從魔鬼手中搶回來,所以引發許多爭議。若是加爾文活在今天的台灣,或許他不
會讚同在教會中使用電子音樂,我們不一定讚同他這樣的意見,但是他的理由與
擔心值得考慮。
註:德國人稱呼所有學習神學的人為 Theologe,
此字可以同時稱呼資深的神學教授以及剛入門的神學生,因為所有在學習神學的
道路上奔跑者都是平等的,都是「神學人」。按照加爾文的了解,所有神學人都
在努力追求認識上帝與認識人,並且:
只有真正認識人才能真正認識上帝;
只有真正認識上帝才能真正認識人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另外再請參考 http://www.twbm.com/window/muscw_7.htm
法國人加爾文(John Calvin 1509-1564)的宗教改革觀念是徹底的改變:
舉凡崇拜的儀式、教堂的裝飾、音樂等,均有所規限。
加爾文的聖詩改革係基於他以下的見解(註):
(1)音樂是為人民的,所以必須簡單。
(2)音樂是為神的,所以必須樸素。
(3)為達以上二目標,最好的方法是透過沒有伴奏的聲音。
加爾文認為並非一切人所寫的聖詩都可取用於崇拜中,只有猶
太人的讚美詩(即詩篇和聖經裡的頌歌)可以在崇拜中使用。
為此他自1539年至1562年將全部詩篇翻譯成功,後並有音樂家部爾追思
為其配譜。由於此韻文詩篇譯成於日內瓦,所以被稱為「日內瓦詩篇」。
此讚美詩原為法文譯本,以後譯成歐洲各國的文字。它具有相當大的影
響力,成為歐陸、英國、蘇格蘭的美洲一切格律化詩篇的典型,也是
近代聖詩典調的鼻祖。
加爾文屬於長老宗,其日內瓦詩篇為教會音樂奠定了典範,更為
聖經確定至尊基礎地位。但因詩篇之有限及加爾文偏於極端,致
使長老宗於改革後兩百年內不能分享各類聖詩這項?
教會寶貴的遺產。直至18世紀以後,教會才悟其損失,並開始編
著讚美詩,並在短短一個半世紀,讚美詩篇普遍在各國長老宗廣
被接受、使用。
他們最偉大的一部讚美詩編於一八九八年,稱為「Church Hymnary」,
如此,重拾他們失去已久的聖詩。
註:蒲來司,帖伯斯等合著,蕭維元譯〈宗教教育綜覽〉,香港•浸信會出版P120-121。
懶得再貼了! 請各位有興趣的,自己去搜尋:「加爾文 音樂」 即有一堆資料出來
--Joshua Tsai
謝謝你的容忍,因為我不完美
http://a2z.fhl.net/CBOL.html http://www.fhl.net
回尖嘴雁的文章 http://tech.fhl.net/~tj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