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「呼召」「異象」可不可以讀神學院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尖嘴雁  2005-01-23 

原諒路人甲我來打個岔。

聽說要去讀神學院,嗯!我是說讀道學碩士那種準備要全時間傳道的人,神學院在

口試的時候會問徵試者類似「神呼召你的經文是哪一節?」這種問題,是嗎?


萬一上帝從來沒有「呼召」某一個人去全時間傳道,他自己卻很有興趣,他能不能

去讀道學碩士班呢? 會不會他讀到一半上帝就「呼召」他了呢?


作什麼事情需要有神的「呼召」?作什麼事情不需要有神的「呼召」呢?嗯!我的

意思是說,我似乎從來沒有被上帝「呼召」要從事什麼呢!呵呵

==> rehoboth (火流星!復活!) 提到:

> 我說個「聽來的故事」
> (還沒有去向雙方求證,我只有聽報考生這麼講,沒有聽康牧師本人講)
> 康萊昌牧師當華神(中華福音神學院)教務主任的時候
> 報考華神的學生,口試時的問題是「如果你沒有考上,打算作什麼?」
> 如果答案是「回去做跟原來一樣的事(本行)」,筆試就不會通過
> 因為「彼得在看到耶穌的應許(復活)沒有成就之前,也跑回去打魚」
> 一個真正對神的呼召清楚的人,怎會因為一時的受挫就回到自己原先出發的環境而放棄
> 那表示他對呼召不清楚,不信,時間還沒到


原諒路人乙再打個岔,康來昌我是很佩服的。若是故事為真,彼得來考華神的話不

就沒錄取了?都復活給你看過了,你還回去打魚?呵呵!

> 要明白一個人是否有呼召,方法很多
> 還有,我並沒有詳細說明什麼是呼召
> 神把祂的計劃顯示出來,所顯示的叫做「異象」
> 異象可能透過「夢」「奇特的經歷」「旁人的話語」「讀經的感動」……etc


可不可以是個人的感動呢?若是不行的話,我比較著重的問題是:什麼時候一定要

有「神的呼召」去依循?什麼時候不用呢?(我是說可以在不違反聖經原則下,憑

個人喜好感動行事,沒有夢也沒有奇特經歷或是旁人話語、讀經感動等等)


我選工作時需要有這些特別經驗嗎?我選女朋友需要有這些特別經驗嗎?我選擇我

的晚餐時,需要有這些特別經驗嗎?還是我可以在不違反聖經的原則下,憑我個人

的喜好感動行事呢? 呵呵


> 「由異象中使人明白神要人所做的」的這個動作,叫做「神的呼召」
> 「神要人所做的事,其內容」叫做「人在上帝面前所領受的使命」
> 所以,沒有異象民就放肆。不是指「沒有些奇特的現象,人就會亂來」
> 而是指「上帝沒有把祂的計劃顯示給人(沒有異象),人就照著自己的計劃做(放肆)」

箴言29:18 「沒有異象、〔或作默示〕民就放肆•惟遵守律法的、便為有福。」

上下文來看的話,「異象」應該跟「律法」(或是神的話)平行。

聖經串珠註釋本:「沒有異象」:沒有神的教訓向人宣告;「異象」與下半節的「律

法」同義。

新國際版研讀本:「異象」指神藉著先知所傳達的訊息;先知性的默示。

「放肆」可能暗指摩西在西乃山上時,以色列人的罪行。

啟導本聖經:「異象」指先知從神接受的信息和默示。

「放肆」像以色列民在西乃山下的所為,與西乃山上摩西得神啟示頒受

律法成強烈的對照......。


所以「異象」在這裡確實不是「奇特的現象」,而是指神的話、神的律法、神藉先知

傳達的訊息。這些種種在現代來看就是聖經原則。


我認為只要不違反聖經原則,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理性與喜好裡頭,選擇行事,並且負

責。



我的問題是:什麼時候我們一定要有特殊的感動(夢、奇特的經歷、旁人的話語、讀

經的感動......等等)來當行事依據?考神學院?選老婆?選工作?選晚餐?選衣服

?或是當版主?有點掰回主題了 呵呵。


所以我問神學院入學的問題。


說個真實的故事,可能是笑話,也可能很嚴肅:有人問牧師:「牧師,我要去考神學

院,口試委員一定會問我呼召我的是那一節經文,我該怎樣說?」牧師回答:「你要

說整本聖經的經文都呼召我來讀神學院。」

==> ythuang (洋甘菊) 提到:
> 康牧師是否真會這麼說我是不知道啦~~
> 不過因為最近在上他的課
> 他自己對於「呼召」這件事倒蠻有見解的
> 他說,
> 考神學院的時候都會問呼召經文,標準答案就是以賽亞書
> 那段「我在這裡,請差遣我」
> 不過,康牧師說
> 「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是呼召
> 不會禱告,就是去禱告
>  沒有愛心,就是去和人相處培養愛心
>  不知道有沒有呼召,就是去服事
>  如果,你越服事,越發現問題很多
>  可是還是能堅持下去
>  ㄟ~~這倒真的有點像是有呼召。」
> 所以,有沒有呼召,搞不清楚嗎?
> 那就放手做做看吧∼

 


--
基督徒最大的掙扎,莫過於在知識上的欠缺:對於周遭所發生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事無法
提出一個既不簡化事物(通通撥歸撒但的作為)、又不取消其真實性(除傳福音外,別無
關懷),但仍具解說能力的理論結構,好為人提供一個安身立命,以及面對未來的指導。
..摘自「信仰的反思」梁家麟著 尖嘴雁的文章蒐集在 http://tjy.fhl.net

信仰生活

尖嘴雁的文章 http://tjy.fhl.net